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3、七 烤玉米 ...

  •   第二季水稻种下去后长势良好,这真是风调雨顺的一年。隔壁姚家的水稻也长势不错,姚远受伤那段时间疏于管理,收成眼见会比赵悬他们精耕细种的田要少些,但如果节约着吃,应该也可以撑过一年。
      姚远时不时地会来到田里,他蹲在田里用手去撵那些稻穗,似乎在确定收割的时间。姚家人种田的经验明显比赵悬两人要多。之前在赵悬的稻子将要灌浆时,姚远就做了几个稻草人扎在他们的田里,这几年鸟类的数量飞速增长着,田里的瓜果粮食都是它们喜欢的食物。
      有些鸟并不笨,稻草人放久了它们也就不怕了,照样悠闲地在田中啄稻米吃,所以要时不时地给稻草人换个地方或是重新弄个造型。姚远把破塑料袋系在稻草人上,风一刮,塑料袋扬起,发出声响,可以更好地驱赶鸟儿。
      现在姚远把几个稻草人抗到了自家田里,来保卫即将收获的粮食。
      赵悬和姚家人虽说更亲密了些,但往常时候还是没有过多地打扰对方的生活,顶多狗狗会在两家之间互送一些东西。
      这个荒芜的世界里,多数时候还是赵悬和路安以及一只狗安静地生活着。
      时间再往后推一个月,当赵悬和路安都穿上薄长袖的时候,他们旱地上的庄稼也成熟了。
      这时候的农活没有夏日收水稻那样难熬,他们两个人各戴了一顶帽子,套上手套就可以进入战场了。
      旱田一共七亩,分别种了一些玉米、花生、麦子、地瓜和土豆。麦子的收成惨不忍睹,一筐种子换了三筐麦子,勉强产量到了一百斤,去了壳后估计更少。花生和玉米堪堪长到了及格线,瘦小,但好在有果。玉米每株都不高,结的果实也不是赵悬想象中的那样大,比胡萝卜稍大一些吧,玉米粒结得疏,每粒果实也结得梆硬,煮熟了需要咀嚼许久。花生也生得小,量却很多,粗粗算来有两百斤,用来榨些油或是做成酱就绰绰有余了。
      叫人欣喜的是土豆和地瓜,赵悬和路安一共种了四亩旱田,播种前施了些草木灰,然后就看天吃饭。四亩田让他们收获了一千一百斤的土豆和一千三百斤的地瓜。
      旱地的庄稼远没有水稻那样娇弱,晚收些也不妨事,除了麦子收得精细些外,其他庄稼都收得不紧不慢。
      最先收的是玉米,戴着手套一个个地摘下就行,剩下的玉米杆子可以先在田里放上几天,等干透了就可以捆回家当柴火烧。新鲜的玉米不用撕去苞衣就可以直接放进水里煮来吃,放点盐就行。熟了以后揣怀里就可以当一天的口粮吃,有时他们用背篓带着几根玉米棒子去收庄稼,午时不想回家就直接找个阴凉的地方啃玉米棒子,配上一罐一起带来的酸辣萝卜,也吃得很闲适。
      有时赵悬会把熟玉米的苞衣撕开,露出里头的玉米粒粒,然后将柔软的细条苞衣在玉米的屁股下编成一条辫子,码在碗里非常好看。要是懒了,连煮玉米的水都不需要烧,直接将整根玉米丢进灶肚里,用灰埋好,她则用猪油炒一些腌菜或是肉臊子,等这些菜炒好了,底下用炭火焖着的玉米也熟了。
      油腌菜和肉臊子可以装进食盒里,等农活干到中午时,他们就地就可以打开来吃,配着焦香的烤玉米来吃也好吃。
      赵悬喜欢吃烤玉米,比水煮的玉米要更香,也更硬。有时一口要咀嚼很久,让她有种自己是一头老牛的错觉,但越嚼越甜,再配上一口油汪汪的肉臊子,会让她的心情都变得特别好。
      赵悬贪新鲜吃了几天玉米,剩下的玉米准备晒干,脱粒下来磨玉米粉吃,玉米芯还可以当柴烧。
      地瓜田里的地瓜叶子被路安通通锄下来,堆放在隔壁养猪的房子里,都做猪食用。土里埋着的地瓜和土豆则被他们很细心地用锄头翻出来。
      没有化肥的加持,所得的农作物都是瘦瘦小小的,好在数量多,路安在前头将土豆翻出来,赵悬就跟在后头把小土豆、小地瓜们拍干净,丢进筐里。
      他们的活儿干得很慢,锄地和捡土豆都费腰,赵悬感觉每次下蹲和站起腰间都针刺似的疼,但奇怪的是两人这次都没有太多抱怨。
      也许抱怨没有什么用吧。种田本就是很繁重的劳动,风吹日晒和枯燥机械的动作都在极大消耗着他们的身体。赵悬想她如果抱怨上几句,路安很可能就不会再让她来收粮食了,但这些农活并不是路安一个人的事情。
      咬着牙,赵悬直起腰来,拖着满载粮食的筐子走到田埂边上,她随意瞟了一眼路安,看见他机器一样不停锄着土地,他满头汗水,连长睫毛上都挂着水珠。
      这片山岭迎来了短暂的秋天,早晚有些凉,需要穿着薄长袖,中午气温升高,热得感觉还是在夏季,那热度与夏天不同的是,夏天的中午即便是躲在阴影下依旧觉得闷热,而这时候只要找个太阳晒不到的树荫下躲着就会感觉凉爽,蚊虫少了一些,中午不用回家,靠着树干也可以舒服地眯上一觉。
      现在正是中午最热的时候,路安正顶着大太阳干着活儿。赵悬收满了两筐子的土豆,准备把土豆运回家里去。
      沾着些许泥土的土豆和地瓜晾干表面的水分就可以长期储存了。装在筐子里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可以放到明年。它们和稻米一起被放进了三楼准备用以储存粮食的两间房子里。
      两间房里除了满满当当的谷子,土豆和地瓜外,还有放有几个老南瓜和大冬瓜,这些都是赵悬在村子转悠时带回来的,明显已经不嫩了,但可以喂给猪吃。冬瓜和南瓜只要长势好,一片藤蔓就可以结好多个,赵悬连着带回几十个,现在已经被猪吃了大半。
      众多粮食把两间房正好填满,一间用来放麦子,谷子和玉米,一间用来放带着细土的土豆地瓜和花生,并着一些大瓜。
      等冬天彻底闲下来的时候,就可以把这些粮食拿出一部分来磨成粉,晒成粉干来吃。不过那些已经是很后头的事情了。
      总的来说,七亩旱地的收获让赵悬和路安十分满意,他们的身体已经渐渐适应了农活的强度,这十几天来的农忙时刻并没有让赵悬感觉比收稻子辛苦。
      将旱田收完后,他们又好运气地迎来一段艳阳期,十多天的高温且不下雨的天气整好让他们把庄稼给晒干,而在两个年轻人脚不沾地地将这些粮食都晒干储存完毕时,姚家人的稻子也到了收获的时候。
      因姚家人帮助过他们收稻子,赵悬和路安一商量,决定互相帮忙,于是也骑着三轮车去帮他们运稻子。
      虽然姚家有三个人,但章小禾少了一只手,狗狗又是孩子,所以说起来他们的劳动力还不如赵悬两个人来的多。
      姚家人也想借着这段晴好天气赶紧把稻子收完,他们一般清早出门,到傍晚才回家,但即便这样,他们的进度也不快,因为割稻子的人只有姚远。
      割稻子要两只手,章小禾无法做到,只能跟在他后头捆稻杆,她跪在地上,用膝盖压着稻杆,配合着一只手和嘴巴才可以将稻杆捆上,捆稻杆的是从中抽出来的细长稻叶,黄色干枯的稻叶边缘很是锋利,赵悬和路安骑着三轮到田里时正看见章小禾被割破了的嘴角。
      赵悬看着都疼,她用烧开的饮用水浸湿了手帕,递给章小禾:“小禾姐,你先用这个擦一下伤口,秋天的露水特别毒,你小心发炎了。”
      秋天的露水有毒,这个经验是外婆告诉她的,那时候赵悬还很小,外婆说这句话时她被包裹得严严实实,过田埂时外婆都要牵着她的小手,所以她一直没有真正体验过这个事情。
      直到去年深秋她来到这里,为了一口吃的挽着裤腿在烂泥里挖芋头,不知名的锋利叶片、带着晶莹的水珠划破了她的小腿,就是那么浅浅的一道口子却一直不见好,红肿溃烂,反反复复,直到冬天过后,才在她的小腿上留下一道难看的疤。
      从那之后她就特别注意这些被植物划破的伤口,她担心炎症会要了她的命。
      赵悬把章小禾送到田埂上处理伤口,自己则麻利地捆起稻杆来,接着抱着一杆杆稻子来到田埂边的小型脱谷机上,脚踩着踏板开始脱谷。路安则把脱好的谷子装入筐,放进三轮后斗里,把满满的谷子先往姚家运送一趟。
      姚家离田远,一来一回也要费去很多时间和力气。
      狗狗负责全家人的饭食,他一个小小的孩子手艺还不错,饭是焖得蓬松香软的地瓜米饭,汤有已经煲成奶白的河鱼汤,也有带着肉末的萝卜汤,配菜则是章小禾腌制的菜干,一小坛子一小坛子地装着,要吃时用干净的筷子挑出来,拌着米饭吃。
      章小禾腌的菜干很好吃,里头有豆干、茄子干、芥菜干,用香油和辣椒泡着,保质期长,越泡越有滋味。
      有时狗狗还会带来一些新鲜的果子,嫩黄瓜、黄花梨、还有葡萄。狗狗找来了一辆瘪了车胎、车头还歪了的破自行车,路安给他补了胎,并掰正了车头。有了新车,他骑得就更快了,在细小的田埂上依旧快得起飞。只不过他依旧够不着地,每次下车都是跳下来的,看得赵悬心惊肉跳。
      赵悬喜欢章小禾腌制的各种食品,每尝到一种新的都要询问做法。章小禾也很乐意分享。姚家人要想在赵悬路安帮忙的这几天里包圆了他们的饭,但被赵悬拒绝了。姚家总的来说比他们两过得要困难些,他们只种了一季稻子,本来粮食就紧缺,赵悬不好意思再占他们的便宜。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关闭
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