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网友:coco 打分:2 [2009-06-20 16:51:15]
人物是一篇文章的灵魂,他们负载着文章的情节、思想以及内涵,在各自的空间扮演不同的角色。人是极有灵性的动物,因此,在对人物的刻画过程中便自然而然引出了文章的主旨。在小说里,每一个人物形象都是在各自轨道上运行的独立的世界,当不同的世界因为偶然的因素交错在一起发生碰撞时,矛盾便随之而来,只有塑造出典型的人物形象,才能有力地表现典型的冲突,进而强化文章的主旨。戏剧中的人物是由作者创建出来,其间很大程度上混杂进作者的思想倾向,同时也是当时的社会的一个缩影。一粒沙里见沙漠,一滴水中见海洋,生动丰满的人物能很客观地反映社会的背景和当时人们普遍的思想观念。 把景物描绘得与情交融,让人回味无穷的丹青妙笔,是《师道》在人物形象的刻画方面的尤为突出之处。 高妙的手法是刻画出丰满、生动、完整的人物形象的必要条件,一个被成功刻画了的人物又可以直观地透露出作者的意图和观念。思想是不会在岁月的积尘中枯朽的,它能穿越历史的甬道,引起读者的思考并带来一定的指导意义。我想就这三个方面粗浅地谈谈《师道》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左小娅——滴血的玫瑰。 小娅无疑是《师道》中最耀眼的明星。她美丽聪慧且才华横溢,与生俱来的美似能征服尘世间的一切男人。然而恰恰是这样一个优秀的女人,内心深处却有着不为人知的伤痕,那伤痕做成了心病,让她患上了很难治愈的偷窃癖。左小娅这个人物从一出场,她的内心就充满着痛苦,挣扎和矛盾。不只是她的内心,她的整个人都处在矛盾之中。靓丽的外表和晦暗的内心世界之矛盾,人前优雅的举止与人后偷窃之矛盾,时而本真时而虚伪之矛盾,爱与恨之矛盾,左小娅似乎天生就是一个矛盾的组合体。她若能走出这些矛盾,她的世界才可能海阔天空,她若走不出这些矛盾,那么她注定要演绎一场悲剧。无论如何,不希望左小娅是一场悲剧的主人公。不过,这里要说的还不是小娅的命运,要说的是作者大人为刻画左小娅这个充满矛盾人格的人物的时候于文字中所见的功力。“他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她第一次来诊所时的样子,那还是冬天的时候呢,她从门外走进来,带着一顶红色的八角小帽,同样颜色裁剪十分合体的雪绒短大衣衬托出她娇小的身躯和玲珑的体态。只是她用一条黑色的丝绒围巾将鼻子和嘴巴都捂得严严的,因此他看不见她的脸,只看见两只大大的乌溜溜的眼睛躲在长长的浓密的睫毛下面扑闪扑闪地望着自己。”左小娅一出场就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作者不惜笔墨多处细腻地、精确地描写了小娅美丽的面貌、形体、动作、声音……绘出一幅幅工笔人物图画。这就使左小娅的外部形象异常鲜明地突现在读者的面前,加强了人物形象的艺术感染力。不过我想,这还不是唯一的功效,作者极力刻画左小娅的美貌和才华,终其目的还是为反衬她心里的自卑服务的,关于这一点可以在作者接下来对左小娅的行为特征的描述中找到依据。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作者是如何描述左小娅的行为特征的:“好的,谢谢!”她很懂礼节,行为举止彬彬有礼,一看就知道是很有教养的女孩子。总之和当下那些以彰显标榜个性为最高追求日渐张狂日渐自我的年轻女孩儿们很不一样,她给他的第一印象是非常谦虚谨慎和低调的。也许没有看到后续情节的读者会觉得这样的描写没什么特别的深意,然而我却不以为为然。越往后看就越不以为然。左小娅貌美如花,才华横溢,有做教授的妈妈,又有外企白领令人艳羡的工作,出于教养的缘故,她或者不会骄傲,但也不至于去刻意保持一种为人的谨慎和低调?以她的条件她何以要如此低调?我认为那是她自卑的心理在作怪,她是一朵滴血的玫瑰,虽然外表看上去光鲜亮丽,可心里却有不为人知的伤痕和痛楚。有了前面这样的铺垫,左小娅后面的所做所为就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了,包括她企图报复凌致远和凌霄,包括她因自卑而拒绝沈如放接近自己。虽然她那么做了,但是内心里还是会有矛盾跟挣扎,作者在刻画左小娅的矛盾心态方面的神来之笔俯仰皆是,在这里紧举两个简单的例子作为说明。例一:“小娅,你等一等!”她听见他在身后呼唤她的名字,她觉得整个身体都在他的呼唤中瘫软下来,似乎就要倒下去了,可是她不得不勉强撑住,她警告自己不能倒 下,不能投降,若真倒下了真投降了那么她就完全丧失了自主的能力和机会,一旦有一日他看清楚了她真实面目,他就会毫不犹豫地把她扔掉,而一旦她被他扔掉了 那么她在他那儿再难找回自尊。她只是想若不能给他一个能够令他真正的长久的喜爱自己的理由,那就不如远远地避开他,她宁愿死也不愿意看见和他之间有那样的 结局。长到这么大第一次有一个男人这样占据了她的心,让她这样不想伤害和辜负,让她这样在意自己在他心里的位置和形象,她知道她已经陷进他的网里了,只是 她必须要冲杀出去。“你回来!”见她没有反应,他再一次呼唤,语气较之前越发迫切了。 “还有事嘛?”她问道,没有回头,手死死地握着门把手。 “其实也没什么事,不过就是想和你聊聊天!”他说,声音里竟似有无限的孤独。 “不是刚刚聊过嘛!”她说,还是不回头。 “那不是聊天,那是治疗,我是指真正的聊天,就像我们从前一起吃饭的时候那样,我们已经很久没那样聊过天了!” “…….”她不说话,不动,手仍然牢牢握着门把手,一副准备随时冲出门的驾势。 “就这么急着走嘛,和男朋友约好了是吗?” “……”她背对着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更没有勇气回头,眼睛里竟不知何时不争气地蓄满了眼泪。 “既然你们约好了,我就不勉强你了。和我聊天当然比不得和男朋友约会重要,你走吧!” 听见这句话她像是站在起跑线上的运动员听见了发令枪响,他的话才刚说完她就已经冲出了门并将那门在身后用力牢牢地带上,她竟然真的听见像发令枪那样砰地一声响。门被她关上了,在发出那样砰地一声响之后,便寂静无声起来。她想快点儿离开,但终于还是忍不住转过身来望着那门。门安静地肃然地立在她的面前,不动声色, 那门里也没有一丝动静,她想他一定还坐在原来的地方没动吧?她能猜到一点他现在的心情,他喜欢她她能感觉到,甚至能感觉到那喜欢的强烈程度, 然而越是感受到他强烈的喜欢她就越是害怕,害怕他会掉进来,会爱上。若他一旦认真了他便会对她有期待有要求,而她知道自己断然达不到他的期待和要求,令他 失望是必然的,可她若只当他是病人也就罢了,再怎么失望也不会伤及筋骨,可若是恋人就全然不同了。念及这些她便更坚定了离开的决心,她将目光隔着眼泪收了 回来,不再去看那门,而是转身急步走掉了。这一段心理描写将左小娅对凌霄那种矛盾的挣扎的心情刻画到了凌厉尽致,让读者不禁感同身受,仿佛自己就是左小娅,挣扎着压着即将离弦的箭,用力扯着就要脱缰的马,仿佛我们正在帮助她一起磊筑堤坝,拼命地将一块一块的石头压上去,以堵截就要泛滥的河水。能让读者有这样身临其境的感觉,作者的写作功力可见一斑。例二:不过左小娅急是急,她却不想犯愚蠢的错误。她不恋爱,是因为她看透了世间的男人。她认定他们不会真正永远爱一个已经属于他们的女人,他们爱的永远是他们向 往却得不到的。她是知道的,若要一个男人为自己疯狂,切不可让他看不到希望,但也切不可轻易就遂了他的心。她对若即若离这四个字最是痴迷,若即若离是一个 成语,却不止是一个成语,还是一种策略,一种计谋,一种尺度和分寸,她知道要想彻底征服凌霄她得把握好这四个字。第一要紧的就是不能轻贱自己,在和男人的 交往中那些轻易就以身相许的女人往往得不到男人的半点真心。还有,虚荣和轻佻也是要不得的,浅薄无知的女人无法在男人的心中求得重量,她不做这样的女人。 她要让凌霄见识他从未见识过的,领略什么才是世间绝无仅有的女人。她既不能损失了自己的清白,反还要让他恨不能以命相许。她也知道,如今的世道,能要爱情 做到这样的程度绝非易事,因此她要格外费神。不过她为此感到兴奋,因为她喜欢这样的挑战。这一段是描述左小娅对凌霄的感受和想法的。描写的方法和对沈如放的截然不容,作者在对左小娅关于沈如放的心理活动的描述中,充沛的感情洋溢在字里行间,理智遭遇挑战似乎就要突破极限的特征无处不在。可是在作者对左小娅关于凌霄的心理活动的描述中,完全看不到这些,有的只是智慧,理性和那么一点点近乎冷酷的情绪。让读者很鲜明地感知到她心里的爱和喜欢是倾向谁的。左小娅的性格特征在她与对待凌霄和沈如放两个人的心理冲突中展现出来,显得极为清晰。作者以其精致的妙笔,将左小娅刻画成了一个极富矛盾性和戏剧色彩的人物。我想在左小娅身上一定寄托了作者很多美好的愿望。左小娅只是一个时代的代言人,在如今的社会里,像左小娅这样因为各种原因换上心理疾病的年轻人很多,而左小娅的未来怎样实在关系到作者对现实的研判和对人的内心世界的最终构筑。我想所谓研判和构筑都将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或者会寄托作者本人对社会对生活的美好愿望,从而保持文学缘于生活却高于生活的特质吧。因为没有看到结局,所以无法猜测左小娅的最终命运,但是这个人物的现实写真意义显然已经跃然纸上了,我想无论读者认可与否,作者成功与否,最起码这样的尝试和努力是值得赞颂的。(未完待续)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网友:coco 打分:2 [2009-06-20 16:51:15]
人物是一篇文章的灵魂,他们负载着文章的情节、思想以及内涵,在各自的空间扮演不同的角色。人是极有灵性的动物,因此,在对人物的刻画过程中便自然而然引出了文章的主旨。在小说里,每一个人物形象都是在各自轨道上运行的独立的世界,当不同的世界因为偶然的因素交错在一起发生碰撞时,矛盾便随之而来,只有塑造出典型的人物形象,才能有力地表现典型的冲突,进而强化文章的主旨。戏剧中的人物是由作者创建出来,其间很大程度上混杂进作者的思想倾向,同时也是当时的社会的一个缩影。一粒沙里见沙漠,一滴水中见海洋,生动丰满的人物能很客观地反映社会的背景和当时人们普遍的思想观念。
把景物描绘得与情交融,让人回味无穷的丹青妙笔,是《师道》在人物形象的刻画方面的尤为突出之处。 高妙的手法是刻画出丰满、生动、完整的人物形象的必要条件,一个被成功刻画了的人物又可以直观地透露出作者的意图和观念。思想是不会在岁月的积尘中枯朽的,它能穿越历史的甬道,引起读者的思考并带来一定的指导意义。我想就这三个方面粗浅地谈谈《师道》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左小娅——滴血的玫瑰。
小娅无疑是《师道》中最耀眼的明星。她美丽聪慧且才华横溢,与生俱来的美似能征服尘世间的一切男人。然而恰恰是这样一个优秀的女人,内心深处却有着不为人知的伤痕,那伤痕做成了心病,让她患上了很难治愈的偷窃癖。左小娅这个人物从一出场,她的内心就充满着痛苦,挣扎和矛盾。不只是她的内心,她的整个人都处在矛盾之中。靓丽的外表和晦暗的内心世界之矛盾,人前优雅的举止与人后偷窃之矛盾,时而本真时而虚伪之矛盾,爱与恨之矛盾,左小娅似乎天生就是一个矛盾的组合体。她若能走出这些矛盾,她的世界才可能海阔天空,她若走不出这些矛盾,那么她注定要演绎一场悲剧。无论如何,不希望左小娅是一场悲剧的主人公。不过,这里要说的还不是小娅的命运,要说的是作者大人为刻画左小娅这个充满矛盾人格的人物的时候于文字中所见的功力。
“他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她第一次来诊所时的样子,那还是冬天的时候呢,她从门外走进来,带着一顶红色的八角小帽,同样颜色裁剪十分合体的雪绒短大衣衬托出她娇小的身躯和玲珑的体态。只是她用一条黑色的丝绒围巾将鼻子和嘴巴都捂得严严的,因此他看不见她的脸,只看见两只大大的乌溜溜的眼睛躲在长长的浓密的睫毛下面扑闪扑闪地望着自己。”左小娅一出场就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作者不惜笔墨多处细腻地、精确地描写了小娅美丽的面貌、形体、动作、声音……绘出一幅幅工笔人物图画。这就使左小娅的外部形象异常鲜明地突现在读者的面前,加强了人物形象的艺术感染力。不过我想,这还不是唯一的功效,作者极力刻画左小娅的美貌和才华,终其目的还是为反衬她心里的自卑服务的,关于这一点可以在作者接下来对左小娅的行为特征的描述中找到依据。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作者是如何描述左小娅的行为特征的:“好的,谢谢!”她很懂礼节,行为举止彬彬有礼,一看就知道是很有教养的女孩子。总之和当下那些以彰显标榜个性为最高追求日渐张狂日渐自我的年轻女孩儿们很不一样,她给他的第一印象是非常谦虚谨慎和低调的。也许没有看到后续情节的读者会觉得这样的描写没什么特别的深意,然而我却不以为为然。越往后看就越不以为然。左小娅貌美如花,才华横溢,有做教授的妈妈,又有外企白领令人艳羡的工作,出于教养的缘故,她或者不会骄傲,但也不至于去刻意保持一种为人的谨慎和低调?以她的条件她何以要如此低调?我认为那是她自卑的心理在作怪,她是一朵滴血的玫瑰,虽然外表看上去光鲜亮丽,可心里却有不为人知的伤痕和痛楚。
有了前面这样的铺垫,左小娅后面的所做所为就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了,包括她企图报复凌致远和凌霄,包括她因自卑而拒绝沈如放接近自己。虽然她那么做了,但是内心里还是会有矛盾跟挣扎,作者在刻画左小娅的矛盾心态方面的神来之笔俯仰皆是,在这里紧举两个简单的例子作为说明。
例一:“小娅,你等一等!”她听见他在身后呼唤她的名字,她觉得整个身体都在他的呼唤中瘫软下来,似乎就要倒下去了,可是她不得不勉强撑住,她警告自己不能倒 下,不能投降,若真倒下了真投降了那么她就完全丧失了自主的能力和机会,一旦有一日他看清楚了她真实面目,他就会毫不犹豫地把她扔掉,而一旦她被他扔掉了 那么她在他那儿再难找回自尊。她只是想若不能给他一个能够令他真正的长久的喜爱自己的理由,那就不如远远地避开他,她宁愿死也不愿意看见和他之间有那样的 结局。长到这么大第一次有一个男人这样占据了她的心,让她这样不想伤害和辜负,让她这样在意自己在他心里的位置和形象,她知道她已经陷进他的网里了,只是 她必须要冲杀出去。
“你回来!”见她没有反应,他再一次呼唤,语气较之前越发迫切了。
“还有事嘛?”她问道,没有回头,手死死地握着门把手。
“其实也没什么事,不过就是想和你聊聊天!”他说,声音里竟似有无限的孤独。
“不是刚刚聊过嘛!”她说,还是不回头。
“那不是聊天,那是治疗,我是指真正的聊天,就像我们从前一起吃饭的时候那样,我们已经很久没那样聊过天了!”
“…….”她不说话,不动,手仍然牢牢握着门把手,一副准备随时冲出门的驾势。
“就这么急着走嘛,和男朋友约好了是吗?”
“……”她背对着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更没有勇气回头,眼睛里竟不知何时不争气地蓄满了眼泪。
“既然你们约好了,我就不勉强你了。和我聊天当然比不得和男朋友约会重要,你走吧!”
听见这句话她像是站在起跑线上的运动员听见了发令枪响,他的话才刚说完她就已经冲出了门并将那门在身后用力牢牢地带上,她竟然真的听见像发令枪那样砰地一声响。
门被她关上了,在发出那样砰地一声响之后,便寂静无声起来。她想快点儿离开,但终于还是忍不住转过身来望着那门。门安静地肃然地立在她的面前,不动声色, 那门里也没有一丝动静,她想他一定还坐在原来的地方没动吧?她能猜到一点他现在的心情,他喜欢她她能感觉到,甚至能感觉到那喜欢的强烈程度, 然而越是感受到他强烈的喜欢她就越是害怕,害怕他会掉进来,会爱上。若他一旦认真了他便会对她有期待有要求,而她知道自己断然达不到他的期待和要求,令他 失望是必然的,可她若只当他是病人也就罢了,再怎么失望也不会伤及筋骨,可若是恋人就全然不同了。念及这些她便更坚定了离开的决心,她将目光隔着眼泪收了 回来,不再去看那门,而是转身急步走掉了。
这一段心理描写将左小娅对凌霄那种矛盾的挣扎的心情刻画到了凌厉尽致,让读者不禁感同身受,仿佛自己就是左小娅,挣扎着压着即将离弦的箭,用力扯着就要脱缰的马,仿佛我们正在帮助她一起磊筑堤坝,拼命地将一块一块的石头压上去,以堵截就要泛滥的河水。能让读者有这样身临其境的感觉,作者的写作功力可见一斑。
例二:不过左小娅急是急,她却不想犯愚蠢的错误。她不恋爱,是因为她看透了世间的男人。她认定他们不会真正永远爱一个已经属于他们的女人,他们爱的永远是他们向 往却得不到的。她是知道的,若要一个男人为自己疯狂,切不可让他看不到希望,但也切不可轻易就遂了他的心。她对若即若离这四个字最是痴迷,若即若离是一个 成语,却不止是一个成语,还是一种策略,一种计谋,一种尺度和分寸,她知道要想彻底征服凌霄她得把握好这四个字。第一要紧的就是不能轻贱自己,在和男人的 交往中那些轻易就以身相许的女人往往得不到男人的半点真心。还有,虚荣和轻佻也是要不得的,浅薄无知的女人无法在男人的心中求得重量,她不做这样的女人。 她要让凌霄见识他从未见识过的,领略什么才是世间绝无仅有的女人。她既不能损失了自己的清白,反还要让他恨不能以命相许。她也知道,如今的世道,能要爱情 做到这样的程度绝非易事,因此她要格外费神。不过她为此感到兴奋,因为她喜欢这样的挑战。
这一段是描述左小娅对凌霄的感受和想法的。描写的方法和对沈如放的截然不容,作者在对左小娅关于沈如放的心理活动的描述中,充沛的感情洋溢在字里行间,理智遭遇挑战似乎就要突破极限的特征无处不在。可是在作者对左小娅关于凌霄的心理活动的描述中,完全看不到这些,有的只是智慧,理性和那么一点点近乎冷酷的情绪。让读者很鲜明地感知到她心里的爱和喜欢是倾向谁的。
左小娅的性格特征在她与对待凌霄和沈如放两个人的心理冲突中展现出来,显得极为清晰。作者以其精致的妙笔,将左小娅刻画成了一个极富矛盾性和戏剧色彩的人物。我想在左小娅身上一定寄托了作者很多美好的愿望。左小娅只是一个时代的代言人,在如今的社会里,像左小娅这样因为各种原因换上心理疾病的年轻人很多,而左小娅的未来怎样实在关系到作者对现实的研判和对人的内心世界的最终构筑。我想所谓研判和构筑都将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或者会寄托作者本人对社会对生活的美好愿望,从而保持文学缘于生活却高于生活的特质吧。因为没有看到结局,所以无法猜测左小娅的最终命运,但是这个人物的现实写真意义显然已经跃然纸上了,我想无论读者认可与否,作者成功与否,最起码这样的尝试和努力是值得赞颂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