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6、汉武大帝_霍去病5 ...
-
殿内,一盏精美的铜雀灯散发着柔和却摇曳的光芒,光影在墙壁上跳动,似在与这肆虐的风雨抗衡。
刘昭身着淡蓝色的襦裙,裙摆上绣着几枝淡雅的水仙,清新而秀丽。
她正专注地摆开改良后的六博棋,时不时的动手操作一番。
棋盘由上好的檀木制成,纹理细腻,散发着淡淡的木香。
犀角雕刻而成的棋子,温润而有光泽,上面分别刻着“匈奴”“汉军”的字样,预示着一场激烈的博弈。
旁边摊开着一张羊皮地图,上面浸着她亲手调制的草药。
霍去病,衣角绣着银色的飞鹰纹饰,英姿飒爽。
他随意地掷出骰子,嘴角勾起一抹轻笑,眼神中透着自信与从容:“昭表姐,你的象阵过不了居延泽。”
说罢,他的指尖轻轻推动棋子,动作流畅而果断,如同挥剑杀敌一般潇洒。
她轻抬双眸,似笑非笑看着霍去病:“小霍将军莫要过于自信,这棋局瞬息万变,不到最后,胜负难定。
“我上月在此处布过沙盘,对那里的地形了如指掌……”
刘昭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狡黠的笑意:“霍将军莫要小瞧于我,兵者诡道,说不定我另有奇招。”
就在这时,一阵狂风呼啸而过,吹得烛火剧烈摇曳,光影瞬间变得凌乱。
霍去病的话音戛然而止,他怔怔地望着刘昭发间的木簪。
那是之前他亲手雕琢的玉兰簪,洁白的玉质温润细腻,雕刻的玉兰栩栩如生,此刻正别在刘昭如鸦羽般乌黑的鬓间,显得格外雅致。
刘昭似乎察觉到了他的目光,微微红了红脸,却没有说话,只是低垂着眼睫,长长的睫毛如蝶翼般轻轻颤动。
更漏声在寂静的殿内清晰可闻,雨势也渐渐停歇。
终于,棋局到了终局。
霍去病忽然开口,声音低沉:“若我真去……”
他的话还未说完。
刘昭便接口道,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关切:“那就带上我的医箱。”
她轻轻将温好的药茶推到霍去病面前,氤氲的热气升腾而起,带着淡淡的药香。
“还有,把欠的十篇兵法抄完。”
霍去病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感动,随后嘴角微微上扬,露出笑容:“好,我答应你。等我凯旋,定让你看看我的战功。兵法就算了。”
刘昭抬起头,清澈的眸子中满是担忧与牵挂,嘴唇微微颤抖,似要说些什么,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霍去病缓缓起身,走到她面前,头一次轻轻握住她的手,语气放缓道:“昭表姐,等我回来。”
刘昭微微点头,轻声道:“去病,此去凶险。”
……
霍去病大军出征的日子很快到来。
刘昭得知消息后,苦于身份和礼数,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前去送别。
卫子夫心思细腻,一眼便看出了刘昭的心事。
于是让她带着自己的话去传达给汉武帝。
刘昭仿佛抓住了稻草,眼神瞬间明亮起来。
她提起裙摆,毫不犹豫地转身向外奔去。
脚步急促而有力,裙摆飞扬,发丝在风中肆意舞动。
那模样,带着决绝与果敢。
她的呼吸渐渐急促,胸口剧烈起伏,双手因用力而微微泛白,眼神中透着坚定与急切。
长安城外,秋风猎猎,旌旗在风中肆意翻卷,发出“啪啪”的声响。
宽阔的官道上,汉军阵列整齐,盔甲锃亮,如一道黑色的钢铁长城。
战马昂首嘶鸣,也在为即将到来的出征而振奋。
汉武帝身着一袭黑色的龙袍,外披大氅,头戴冕旒,威严地站在城楼上。
他目光深邃,扫视着下方的军队,眼神中透露出对此次出征的期许与决心。
一众大臣们身着朝服,整齐地站在他的身旁,个个神情肃穆。
卫青身着厚重的铠甲,骑在一匹高大的战马上。
他身姿挺拔,面容刚毅,眼神中透着久经沙场的坚毅与睿智。
在他身旁,霍去病同样身披铠甲,那铠甲虽然崭新,却难掩其英气勃勃。
他身姿矫健,骑在马上,犹如一头蓄势待发的猎豹,眼神中闪烁着兴奋。
终于赶到了城楼,刘昭微微喘息,胸脯剧烈地起伏着。
快速地整理了一下有些凌乱的衣衫,又抬手捋了捋鬓发,定了定神,对一旁的公公轻声说道:“劳烦公公通传陛下,卫夫人有要事相告。”
汉武帝见到刘昭,微微颔首。
刘昭强忍着内心的紧张与激动,将卫子夫交代的关于王太后生日宴席之事有条不紊地禀明。
刘昭身着一袭淡蓝色的华服,静静地站在汉武帝的身侧。
汉武帝似乎察觉到了刘昭的紧张,微微转头,看了她一眼,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他环顾了一下身旁的几位大臣,开口打趣道:“诸位看,去病年少英武,但未到双十年华,不免心系担忧。朕的好侄女,昭儿,钻研了这么多药物,将会大大减少我军损失,是个奇才阿。待此次凯旋而归,那真是一个可助朕治理这大汉江山,一个能为朕驰骋沙场、平定边患,大汉有此二人,何愁不兴啊!”
大臣们闻言,纷纷会意地笑了起来。其中一位大臣恭敬地说道:“陛下圣明,有小霍将军这样的少年英才,又有郡主这般聪慧之人,实乃我大汉之福啊。”
说完后,汉武帝念霍去病与刘昭青梅竹马的情谊,便让她留了下来。
刘昭站在城楼之上,望着那即将出征的大军。
霍去病骑在高头大马上,身姿挺拔如松,战甲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刘昭的目光紧紧地追随着霍去病。
她的双手紧紧地攥着衣角,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随着一声激昂的号角声响起,大军开始缓缓前行。
霍去病似是感应到了刘昭的目光,在马上微微侧头,朝着城楼的方向望去。
刘昭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情感,举起手,想要呼喊,却又怕打扰了这庄严的出征仪式,只是默默地凝望着那渐行渐远的身影。
而那猎猎的秋风,依旧在长安城外呼啸着,似乎在为即将到来的胜利而欢呼
……
公元前119年,大汉王朝对匈奴的战事迎来了关键的决胜时刻。
汉武帝雄才大略,决意彻底解决匈奴之患,遂遣卫青、霍去病各率五万骑兵,配以数十万步兵和辎重部队,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
大军出征,浩浩荡荡,马蹄扬起漫天沙尘。
霍去病率部一路狂飙突进,他摒弃了传统的稳扎稳打战术,大胆采用长途奔袭、快速穿插的策略。
他凭借着对匈奴地形和习性的了解,以及敏锐的军事直觉,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迅速穿越荒无人烟的大漠。
在茫茫大漠中,气候变幻无常。
时而狂风呼啸,飞沙走石。
时而烈日炎炎,酷热难耐。
但霍去病和他的将士们毫不畏惧,忍受着风沙的肆虐和烈日的炙烤。
终于,他们如神兵天降般出现在匈奴左贤王部的后方。
匈奴左贤王部原本以为大漠是天然的屏障,汉军绝不可能如此迅速地深入腹地,故而防备松懈。
当他们发现霍去病的军队时,顿时乱作一团。
霍去病一声令下,汉军骑兵如猛虎下山般勇猛无畏地冲向敌阵。
霍去病一马当先,手中长刀挥舞,寒光闪烁,所到之处,匈奴士兵纷纷倒地。
他的眼神锐利如鹰,锁定目标后便毫不犹豫地出击,每一次挥刀都带着强大的力量和精准的技巧。
麾下骑兵们紧密跟随,相互配合,他们的呼喊声在大漠上空回荡,仿是来自地狱的怒吼。
经过激烈的战斗,霍去病大败匈奴左贤王部,歼敌七万余人,还擒获了匈奴的三位王爷、相国、将军等八十多位贵族及将领。
然而,霍去病并未满足于此。
他乘胜追击,一路追杀匈奴残部,一直杀到狼居胥山。
这座山峰高耸入云,在漠北的大地上显得格外雄伟壮观。
霍去病登上山顶,极目远眺,广袤的漠北大地尽收眼底。
他的心中涌起一股豪迈之情,为了彰显大汉的军威,也为了告慰那些在战场上牺牲的英灵。
郑重地设坛祭天,又在附近的姑衍山祭地。
手持祭器,神情庄重,口中念念有词:“大汉霍去病,率部深入漠北,大败匈奴,今祭天祭地,以明我大汉之威,护我大汉疆土,佑我大汉子民。”
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在山间回荡。
这历史上著名的“封狼居胥”壮举,霍去病也因此成为了无数人敬仰的英雄。
与此同时,卫青所率军队也与匈奴单于主力展开了一场激战。
卫青面对匈奴单于的精锐部队,临危不乱,巧妙地排兵布阵,沉着应对。
尽管遭遇了匈奴的顽强抵抗,但他凭借着丰富的作战经验和卓越的指挥才能,成功地击溃了匈奴单于主力,迫使单于狼狈逃窜。
经此一战,匈奴元气大伤。
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
大汉王朝在对匈作战中取得了辉煌的决定性胜利,卫青与霍去病等将领的名字也因此名垂青史。
他们的功绩不仅保卫了大汉王朝的边境安全,也极大地提升了大汉王朝的威望,成为了大汉王朝强盛的象征。
……
汉武帝正端坐在未央宫的主殿内,手中紧紧握着那封捷报,目光在字迹上反复扫过,脸上的神情从最初的震惊逐渐转为狂喜。
他猛地站起身来,龙袍在身后扬起,发出簌簌的声响,大声笑道:“好!好一个霍去病!真乃我大汉的神将!卫青亦是朕之肱骨,此二人协同,匈奴何患不除!”
那笑声爽朗而豪迈,充满了骄傲与得意。
殿内的一众大臣们也纷纷面露喜色,相互对视,眼中满是惊叹与敬佩。
丞相公孙弘微微颤抖着胡须,赞叹道:“陛下洪福齐天,得卫氏甥舅这等良将,实乃我大汉之幸,百姓之福啊!匈奴经此一役,想必再无胆气犯我边境!”
……
朔风呼啸,旌旗猎猎。
出征归来的大军浩浩荡荡,长安城内一片欢腾。
得知大军凯旋的消息,卫子夫,神情中难掩激动与欣慰。
作为卫青的姐姐、霍去病的姨母,看着他们从年少成长为大汉的栋梁,心中满是骄傲。
她步伐轻盈却又不失端庄,匆匆朝着城楼走去,但透露着优雅与从容。
那双明亮的眼眸中闪烁着温柔
在憧憬着甥舅俩归来的场景。
城楼之上,汉武帝身着龙袍,衣袂飘飘。
他站在高处,目光如炬,望向远方。
风吹起他的衣角,那金色的丝线在阳光下闪耀。
“子夫,”
汉武帝开口,声音浑厚有力
“去病和卫青此去,大胜而归,真扬我大汉国威!”
卫子夫微微颔首,轻声道:“陛下圣明,才有卫青和去病在,匈奴日后必败无疑。”
……
不久,大军的身影出现在视野中。
卫青骑着一匹高大的黑马,铠甲锃亮,动作沉稳大气,尽显大将风范。
霍去病则眼神锐利,英气逼人,那飞扬的发丝和坚毅的神情,仿佛是草原上的雄鹰。
长安城内张灯结彩,百姓们夹道欢呼。
卫青和霍去病骑着马,缓缓前行。
接受着百姓们的敬仰。
未央宫大殿内,气氛庄重而热烈。
卫青和霍去病单膝跪地,身姿笔直。
汉武帝站起身来,龙袍随风飘动。
他走到卫青面前,亲手将象征着荣耀的印绶赐予卫青,目光中满是赞赏:“卫青,你七次出击匈奴,收取河南地,为我大汉边境安宁立下赫赫战功。今朕封你为大司马,益封三千户,以彰其功。望你今后继续辅佐朕,为大汉再立功勋。”
卫青双手接过印绶,抬起头,眼神坚定而谦逊:“谢陛下隆恩!臣蒙陛下信任,忝居高位,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陛下和大汉尽忠。”
汉武帝微微点头,又走到霍去病面前。
他的眼神中既有帝王的威严,又有对霍去病的喜爱:“霍去病勇冠三军,深入漠北,封狼居胥,大败匈奴,扬我大汉国威。朕封你为大司马骠骑将军,加食邑五千八百户,赐府邸、珍宝无数。望你日后继续为我大汉效力,保我边境安宁!”
霍去病双手接过印绶,心中涌起一阵激动。
他抬起头,看着汉武帝,大声说道:“谢陛下隆恩!臣定当不负陛下所望,若匈奴未灭,臣何以为家!愿为陛下扫平四海,开疆拓土!”
汉武帝满意地点点头,回到龙椅上坐下。
……
卫子夫将二人召入殿中,坐在一旁,眼中满是慈爱与骄傲。
她看着卫青和霍去病,仿佛看到了大汉的未来。
而刘昭,看着卫青和霍去病。
她深知,这甥舅俩凭借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无畏的勇气,撑起了大汉的半边天。
她也明白,他们的传奇才刚刚开始,而自己也将一直关注着他们,见证他们更多的辉煌。
此后,卫青和霍去病成为了大汉的象征,他们的名字在长安城内传颂,成为了百姓们心中的英雄。
汉武帝的目光望向远方,他的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他知道,大汉的辉煌才刚刚开始。
而卫子夫则在后宫中,默默为大汉祈福,为卫青和霍去病祈祷,愿他们平安,愿大汉繁荣昌盛。
……
在长安,霍去病策马过市,少年意气惊动九街十二坊。
乌骓马蹄声如雷,踏碎御道上的枝条,惊得两旁行人纷纷避让。
他未着铠甲,只一袭墨色劲装,腰间悬着鎏金马鞭,发梢被风掠起,露出凌厉的眉目。
朱雀大街的鼓楼影子斜斜压下来,他却纵马直闯过去,仿佛连日光都要被他劈开。
道旁酒肆的胡商探头张望,低声议论:“那就是斩了匈奴小王的首级,天子亲封冠军侯的少年将军?”
马未停,人已远,唯有风中残留一缕酒香——方才经过长乐坊时,他顺手拿了某家贵人檐下未收的春酿,仰首饮尽,空坛掷地,笑声清朗如碎玉。
长安城千年王气,竟压不住这十七岁的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