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 3 章 ...
-
(二)
“现在地球上只剩下博士你一个人类。”初站在江见照的身侧替他打着伞,冷不丁来了这么一句。
被下定义的当事人听着机器管家用模拟器沉痛悲哀地念着悼词,随口应上一句,“的确。”
“您需要一杯咖啡吗?虽然现在不是下午四点,但按数据模拟推测您的情绪可能会不太稳定。”初补充着它自己的话,将防护伞完完全全倾斜到另一侧——它的皮肤看上去与人类无异,但那薄薄的一层纳米保护涂层能使它不受辐射、酸雨等物质侵袭,在“初始计划”宣告失败的十年后,江见照在初的协助下终是克服了这一技术难关。
昏暗的天空被隔绝在一个个半圆形的保护罩之下,这是人类进入超星时代后赖以生存的工具,可惜泛着金属冷光的保护罩无法隔绝掉所有酸雨与辐射,所以遇上极端天气时人们还是会躲在屋子里足不出户。
此刻江见照望向外面,知道保护罩外是一片飞沙走石,炽热的岩浆正源源不断地从地底涌出,咆哮着的红色覆盖住龟裂的地面,变异后的蜈蚣穿梭其中。
他没由来地想,人类上一次直接见到太阳是什么时候的事了呢。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舒缓的音乐响起时江见照一下顿住,随即释然——机器管家本就是依照主人生前留下的意愿执行程序,不会出差错。江见照低声道,“我印象里这位研究员不怎么听音乐的,倒是有些出乎意料了。”
推理得知对方有询问意图,初无疑是个解答疑问的好帮手,耐心而严谨,语气也温和。它尽职尽责地运转起它的cpu,“检测数据,这位研究员的父亲是位自然学家,于2532年因辐射导致心脏病变去世,据生前采访来看,这位自然学家最喜欢的就是这首《送别》。”
“自然学家?”这下江见照是彻底地惊讶了,那个一度被人们称之为超星时代最山穷水尽的学科,它的学者竟一度离他这么近——已经去世的这位研究员是江见照实验室里非常得力的成员,江见照曾见过对方的父亲。
虽然无法回忆起对方的样子,江见照还是不由得肯定了一句,“超星时代的自然学家,这很难得。”
音乐接近尾声,葬礼也将结束,悠长的丧钟适时响起。
机器管家有条不紊地将所有器械收起,行云流水、一丝不苟。
“回去吧,”江见照笑了笑,“算算日子,我也可以安排自己的流程了吧?”
初第一次没有立即回答江博士的正面问句。
回到实验室,江见照回想起他昨晚做的那个梦。
“博士,你说,人类会爱上仿生人吗?”
他惊讶于这位研究员的天马行空,两手插着衣兜本想教育教育对方做记录不要想东想西,过于降低效率。
但这个问题确实和江见照对初的探索实验有一定关联,于是他认真思考了一会儿,最后对她摇了摇头,“抱歉,我想我无法给你一个确切的答案。”
尽管隔着厚厚的防护服,江见照还是能看见她那圆圆的眼睛里充满了不解,对方秀气的眉毛皱起,“为什么这么说呢?”
面对她的追问,江见照只得慢慢解释,“虽说咱们的初始计划的最终目的是让仿生人拥有超越人类的思考能力、知识储备,以及如人类一般对情绪的感知能力,最后产生、延续人类的自主情感。我们希望它们看上去与人类无异,以便初始计划之后的研究方向,但我想如果知道对方是一个仿生人,人类多少会对其有些隔膜吧?这是非常正常的心理设想。”
“哇塞,博士你别这样。这么头头是道——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个情场老手呢!”抱着电子记录仪的研究员夸张地瞪大了眼,笑嘻嘻地说。
那时的江见照只觉好气又好笑,将桌上的笔塞进对方手里,又轻轻地碰了碰面前的玻璃罩,“还在这儿拉着我闲聊,今天的实验记录记录写了吗?”
研究员接过笔,一溜烟地小跑出去,一边跑一边嘟囔,“哪有闲聊,万一以后真有人爱上了仿生人呢?”
初的声音把他拉回现实,它把杯子放在江见照的面前,“考虑到您今日的心情,为您多添加了两颗方糖,有助于您的多巴胺的分泌。”然后它开始专注地盯着屏幕,浩瀚无垠的广阔宇宙就这么倒映进它的眼中。
这算眼睛吗?至少不是真正意义上,江见照私下定义的人类的眼睛。
可是那又如何呢?很多事情都是未知的,也有很多事情是说不明白的。
恒星依旧在自顾自地发光,行星依旧在不知疲倦地围绕着恒星旋转。银河曾是人类最想探知的地方,因为其间有无数颗未知的、闪烁着的、明亮的星星。
江见照点开通讯仪上莱顿传给来的简讯,忽然明白那位研究者的话不是空穴来风。
好吧,江见照必须承认,他爱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