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第 16 章 ...

  •   他与梁绍说了信中内容。

      在信中有人提醒沈修礼,言道倒卖军粮一事已被陆叙查出了眉头,催他尽快将此条线索抹干净。

      早些时候,姚清无意间翻看此账时,便察觉出少许疑点。只不过他并未朝这头上想,垊州素来便为大兴的国之“粮仓”,米价不足京城两成。然而户部收购军粮时,却是以京城粮价报上去的。除去人工杂费,从中牟取的私利之厚,可想而知。

      从垊州买了粮,贪欲尚不能满足。在转运西北边关途中,竟敢以沙掺粮,以霉谷换好米,做出此等泯灭仁义之事。

      西北遍地黄沙,没有一处粮仓。缺少后方的粮草供应,几十万大军便如纸扎之虎,空剩一副震慑敌军的皮囊!

      战事缘何一败再败?

      拖得久了,军需缺乏的状况自然瞒不住。将士们有了后顾之忧,恐慌渐生,军心涣散。敌方准备充分来势汹汹,如何能打得赢?

      梁绍沉默良久,抬头看着他的眼,低声道:“把信给我,此事关系重大。无论如何,得先禀知皇兄,尽快筹备军粮为先。”

      “然后呢?沈修礼该当如何论处?牵涉其中的大小官员又该定以何罪?”

      “那便不是你我之事了”,梁绍从他手中取过来信,粗略扫了一眼,未置声。

      直到把东西收好,才抚上他的肩头,宽慰道:“皇兄自会有决断,触犯国法者必难逃牢狱之灾,你就莫操心了。”

      姚清看着像是被捋顺了性子,低着头默默无言了半晌,却是突然抬起眼,皱眉道:“京城六家摄政已久,平日虽争得你死我活,但到底是根盘互结栖息相关。军粮一事若就此呈报上去,在相互推诿中终会大事化小不了了之。

      “皇上便真能够以此拿下沈修礼么?还是能够震慑各族以至其幡然悔悟?多少将士冤死沙场暂且不论,若今日碍于世家不得肃清朝纲,大兴龙脉迟早要被附骨之蛆啃食得国将不国!”

      “那你待如何?”梁绍瞥他一眼,脸色不怎么好看。

      “世家沉疴由来已久,若想匡社稷、定朝纲,必先摇其根、动其本,以疾如风雨之态开辟出新天地来。”

      “放肆!”梁绍拍案而起,指着他低声斥道:“这些谁不清楚?单就你有这般真知灼见不成?!大兴帝王世代皆殚精竭虑于铲除六家势力,然生来便与世家羁绊着骨肉相连,剔骨抽筋那是一日之功么?”

      “姚清自知动摇世家根基的艰难,但如今不是绝佳机会么?”他神色淡然,与暴躁的梁绍形成鲜明对比。

      他仰视着梁绍,气势却丝毫不输半分。一双眸子里无欲无求,平波之下深潭暗涌。

      “只需将沈修礼调换军粮的消息放出去,在民间造出声势。世家本质还是趋利避害,未必肯陪沈修礼遭受万民唾骂。一旦沈家受到孤立,抄家问斩不过一道圣旨而已。

      “沈家没落了,世家便在户部有了缺口,沈修礼为世家各族做的假账比比皆是,翻起旧案来轻而易举。若皇上有心偏护,何怕无法整改纲纪?”

      这话不假。西北战事失利,是祸事,也是机遇。若非发展到如此地步,仅凭以公谋私之罪名,无法撼动沈家的势力。

      然而梁绍却长叹口气,摇头道:“此事说来容易,想要做成,须得有人出头。舍身弃家罔顾安危,站在风尖浪口上与诸世族为敌。若那人稍稍软弱些,便势必会在这番较量中溃不成军,如此一来倒又把皇兄置于险境了。”

      “这不算难”,他笑了下,嘴角浮起浅浅笑意,垂眸道:“姚清愿当那个出头人。”

      屋内瞬间陷入一片死寂,两人谁都没再出声。

      过了良久,梁绍才嗤笑一声:“姚大人倒是为国为民满腔忠义之心!”

      姚清未接话,静默端坐,铁打不动的模样,仿佛已经做好了接受斥责的准备。

      梁绍张了张嘴,最终还是独自将责骂给压了回去。

      他隔空点点姚清,恨铁不成钢,咬牙道:“你给我待在家,哪里也别想去!”

      小王爷特地吩咐几名侍卫,命他们守在房间门口。自己却趁着天还未完全黑下去,让人准备轿子要去进宫面圣。

      梁祯近日多为战事忧心,无奈高坐明台之上,被太多东西遮住了耳目,丝毫未察觉多半是军粮出了问题。

      他反复地看着书信内容,最后气得冷笑,将信纸一扔,扯着嘴角道:“他们当真是神通广大,战报递上来一封又一封,却能也把朕瞒得这般严实。”

      梁绍大概是受姚清态度影响,如今脑子里也是乱糟糟的,颇为急切地问了句:“那皇兄将作如何打算?”

      “下旨命人筹备军粮,尽快发往西北。”梁祯顿了顿,点名道:“姚清正好在户部,就让他去办。”

      梁绍抬头,本想开口回绝。一想到目前似乎再无合适人选,便闷闷不乐道:“他一个五品小官,怕是逾职了吧。”

      小王爷从不干亏本买卖,要让他的人做事,在自家皇兄面前也得先讨上好处。

      梁祯闻言看着他,意味深长地摇着头,无奈笑道:“明日让人拟旨,朕连升他两级,如何?”

      那便是三品侍郎了。十八岁入朝堂,搁在天下人堆里,也是顶稀罕的了。梁绍非常满意。

      临走之时,他想了想,还是把姚清所说一道禀与了梁祯,只是省去了毛遂自荐的那句。

      梁祯皱着眉思索半晌,得出与他差不离的结论:“此举可行,却绝非易事。朝中不乏惊才绝艳且出身寒门之辈,然若非刚烈善谋者,难以从中取利。”

      语罢,他忽地看过来,笑道:“说起来,朕倒觉得姚清……”

      梁绍也笑笑,十分温和地打断他:“不可能,你别想拿他当枪头使。”

      “既是国之大计,此等重担姚清想必不会推托。”梁祯若有所思,像是完全忽略了他的话,“明日朕便与姚大人商议商议”。

      “皇兄!”梁绍气急败坏,悔不该与他说了这番话。姚清本就执意要为大局舍身,哪里还用得着商议?

      他也不管皇兄这话是认真还是玩笑,忙出声哀求道:“皇兄就把姚清给臣弟好好留着吧!我那封地不要都成。”

      “幸好大兴的帝王不是阿绍”,梁祯轻叹气,压在心头的郁结也随之消退些。他揶揄道:“若是阿绍成为国君,想必为了美人,是连江山都能扔的。”

      非也,世上美人之多,犹阶前庭花、檐下落雨,而他兜兜转转重回世间,才只不过遇见这么个人。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关闭
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