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
>
我的晋江
>
《戴着镣铐跳舞》 第42章
第1章:第一章
第2章:第二章
第3章:第三章
第4章:第四章
第5章:第五章
第6章:第六章
第7章:第七章
第8章:第八章
第9章:第九章
第10章:第十章
第11章:第十一章
第12章:第十二章
第13章:第十三章
第14章:第十四章
第15章:第十五章
第16章:第十六章
第17章:第十七章
第18章:第十八章
第19章: 第十九章
第20章:第二十章
第21章:第二十一章
第22章:第二十二章
第23章: 第二十三章
第24章:第二十四章
第25章:第二十五章
第26章:第二十六章
第27章:第二十七章
第28章:第二十八章
第29章:第二十九章
第30章:第三十章
第31章:第三十一章
第32章:第三十二章
第33章:第三十三章
第34章:第三十四章
第35章:第三十五章
第36章:第三十六章
第37章:第三十七章
第38章:第三十八章
第39章:第三十九章
第40章:第四十章
第41章:第四十一章
第42章:第四十二章
第43章:第四十三章
第44章:第四十四章
第45章:第四十五章
第46章:第四十六章
第47章:第四十七章
第48章:第四十八章
第49章:第四十九章
第50章:第五十章
第51章:第五十一章
第52章:第五十二章
第53章:第五十三章
第54章:第五十四章
第55章:第五十五章
第56章:第五十六章
第57章:第五十七章
第58章:第五十八章
第59章:第五十九章
第60章:第六十章
第61章:第六十一章
第62章:第六十二章
第63章:第六十三章
第64章:第六十四章
第65章:第六十五章 vip章节
第66章:第六十六章 vip章节
第67章:第六十七章 vip章节
第68章:第六十八章 vip章节
第69章:第六十九章 vip章节
第70章:第七十章 vip章节
第71章:第七十一章 vip章节
第72章:第七十二章 vip章节
第73章:第七十三章 vip章节
第74章:第七十四章 vip章节
第75章:第七十五章 vip章节
第76章:第七十六章 vip章节
第77章:第七十七章 vip章节
第78章:第七十八章 vip章节
第79章:第七十九章 vip章节
第80章:第八十章 vip章节
第81章:第八十一章 vip章节
第82章:第八十二章 vip章节
第83章:第八十三章 vip章节
第84章:第八十四章 vip章节
第85章:第八十五章 vip章节
第86章:第八十六章 vip章节
第87章:第八十七章 vip章节
第88章:第八十八章 vip章节
第89章:第八十九章 vip章节
第90章:第九十章 vip章节
第91章:第九十一章 vip章节
第92章:第九十二章 vip章节
第93章:第九十三章 vip章节
第94章:第九十四章 vip章节
第95章:第九十五章 vip章节
第96章:第九十六章 vip章节
第97章:第九十七章 vip章节
第98章:第九十八章 vip章节
第99章:第九十九章 vip章节
第100章:第一百章 vip章节
第101章:第一百零一章 vip章节
第102章:第一百零二章 vip章节
第103章:第一百零三章 vip章节
第104章:第一百零四章 vip章节
第105章:第一百零五章 vip章节
第106章:第一百零六章 vip章节
第107章:第一百零七章 vip章节
第108章:第一百零八章 vip章节
第109章:第一百零九章 vip章节
第110章:第一百一十章 vip章节
第111章:第一百一十一章 vip章节
第112章:第一百一十二章 vip章节
第113章:第一百一十三章 vip章节
第114章:第一百一十四章 vip章节
第115章:第一百一十五章 vip章节
第116章:第一百一十六章 vip章节
第117章:第一百一十七章——结局 vip章节
正序
这老头儿,什么都跟这么个东西说,生怕凌找不着法子折腾程映溪是吧
……(全显)
 
[回复]
[投诉]
所谓无理之人常有理,这面目是如此的可憎。只希望在这样那样的环境之下,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常怀感恩之心,不要变得如此不堪。想保留的、追求的感情和心里的一片净土。
……(全显)
 
[回复]
[投诉]
还是老师对自己的学生了解。
难啊
……(全显)
 
[回复]
[投诉]
在金光闪闪的货币面前,国人红了眼,学人也红了眼。如果说政治领域的腐败是由权利引起的,那么学术领域的腐败则是由权利与学问的双重因素引起的,因为权利与学问都是一种价值,社会上都有人想获得这两种东西,那么到哪里去得道权利和学问呢?就去找拥有他们的人们吧,就像石泉友。掌握着权利和学问的人当然不会白白把好东西送给你,而是要收费。市场经济下收费也是正常的,问题在于,那些权利和学问本来不是属于你的,不过是大家委托你保管的东西,你却把它卖了钱装进自己的口袋,这就叫以“权”或者以“学”谋私。所以学术领域的腐败与政治领域的腐败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在表现上也都大同小异。
……(全显)
 
[回复]
[投诉]
程映溪实在是一个不需要别人怜悯的女人,她让我心怀敬重,一个活给自己看的女人,不为诸多的虚名和浮华所累,她注定活得更简单更好。
……(全显)
 
[回复]
[投诉]
人物刻画得真好,程映溪和凌致远真是对比鲜明啊。好文,不打分说不过去。
……(全显)
 
[回复]
[投诉]
即使艰难又如何,程映溪是这样的韧性和有耐力,历尽沧桑后,这位知识女性依然温文娴静,从不向人大吐苦水,这样的女人在你面对她的时候一定是如沐春风。
世上有两种坚强,第一种坚强在肢体皮肉上,宁死不屈式,像在渣滓洞里的江姐和许云峰;第二种坚强不在皮肉上,而在生活西管理,无论顺境逆境泰然地坚守一种生活方式,像是程映溪。
……(全显)
 
[回复]
[投诉]
我历来偏向于喜欢现实主义的作品,尤为喜欢那些具体的描写让人感到逼真的。因此,一读到《师道》,我就爱不释手了。小说里那些对人物心理活动细致入微而又活灵活现的描写,真是令人拍案叫绝,以至于觉得再去谈它的什么主题深刻、结构精巧之类都已属多余。 细节刻画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写,是文学作品中细腻描绘的最小环节。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景的描写之中,是为塑造人物形象、展开景物描写、进行场景描绘服务的。细节描写越生动,人物形象就越鲜明,景物就越有特色,场景就越感人。成功的细节可以极大地增强艺术感染力,是文学创作不可忽视的写作技巧。 高尔基曾说:“在过去或现在大量事实中,在对成千上万人的观察中,应该选取最主要的东西,并且学会用语言最充分、最鲜明地描绘人的内心生活和外部生活,描写人的意会、感情和思想。”这里,高尔基说的“用语言最充分、最鲜明地描绘人的内心生活”就是指人物的心理刻画。心理刻画作为一种写作技巧大量用于人物描写之中。可以说,对于人物的刻画,离开了心理刻画是不完美的;掌握了心理刻画,就很大程度上掌握了对人物的刻画技巧。因此,必须深入细致地探索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思想,进而描摩出人物的心理活动,这样便能把内在的、隐秘的心理活动形象化,从而让读者能够真正领会人物的真情实感。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作者在《师道》中是如何把握人物的心理刻画的呢?
一、“心理独白”法
《师道》中随处可见的方法,也是大部分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常常以“(我、他、她、心……)想”来表现。但多是以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来直接写。这种方法能清楚直接地写出人物的心理活动。举几个《师道》中沈如放的心理描写为例:(1)“……” 他没有反驳她的话,但是他却在心里感到她是个好女孩儿,一个善良的女孩儿。她所说的最基本的关心,就是很粗糙的很潦草的关心现在的年轻人又有多少 人在付出这样的关心呢?就说自己吧,也很爱父母,可是工作忙,事情多,他们的衣食住行自己是很少过问的,和她相比他不禁感到有些惭愧。她要是没有那样的毛病那该是多么完美的一个女孩子,可是老天偏偏不愿成就完美的人,完美的事,它总是有意在人间制造各种各种的遗憾和缺陷以显示它的无所不能。 (2)今晚,李忠翰又夜不成寐了,在自己的人生即将踏上一个新台阶的时候他自然而然又想到了张来柱儿。因为想到了张来柱,心潮便更猛烈地澎湃起来,更加无法入睡了。于是他干脆从床上爬了起来,倚着墙根儿坐着,继续想心事。如今自己考取了博士,出人头地是真的有希望了。如果现在再看到张来柱儿,他想自己的腰杆儿会挺拔得多了。要知道,锦都理工大学的博士,可不是什么人随便考考都能考上的。当然,现在还不是最恰当的反击的时候,等到将来博士毕业了,在大学里做了教授,住上了大房子,买了汽车,别说汽车了,到时候还能坐着飞机到处去讲学,到国外去做访问学者,那才是真的风光!他张来柱一个搞装修的农民工也想和自己比?答案只有两个字儿,“啊呸!”。将来自己顶着教授的名头开着汽车载着老婆孩子回去,看那个张来柱儿还有什么屁放!
李忠翰这样想着,越想心里越高兴越想心里越痛快,越想未来越美好越想前途越光明。不知不觉,竟然坐到了天亮。
二、“景物烘托”法
常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景物烘托”这种方法就是要用景物描写来反映人物的心理。当然,这种景物是作品中特定人物眼中的景物,它区别于一般的自然景物,它带有浓厚的作品中人物的感情色彩,也因人物心情不同而对周围景物的感受有着明显的差异。
《师道》中当然也用了这样的景物烘托。例如:(1)出了方老师家所在的小区,眼前立刻现出满街的灯火来,世界一下子变亮了很多。然而这亮毕竟和白日的亮不同,灯火的亮总让人觉得迷幻,而且,灯火的亮还特别容易勾起人心底里最敏感的情绪。(2)车子很快滑入了川流不息的车河之中,冬日的冷空气在车窗上凝结成细小的水滴,使得车窗被一层淡淡的薄雾样的东西蒙着,程映溪透过窗子往街上望去,满街的璀璨灯火被隔在了雾蒙蒙窗外,使得那些灯火又添了一重朦胧的色调与迷幻的味道。这色调与味道不禁令程映溪又陷入沉思之中,隐约的耳畔竟似又传来了京胡的声响。 三、“行为暗示”法
这种方法是指用一种行为动作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人的所作所为,是其思想的直接表现。因此,我们能够从人物的动作行为上来揣摩其心理活动。
例如:(1)“想什么呢,这么入迷?”正陷入沉思的左小娅突然听见了沈如放的声音,心头不禁咚地一震。忙把视线从广场上收回来,转过头,沈如放春风一样和煦的笑容旋即 映入她的眼帘拂过她的心房,一阵暖意从心头直透上指尖,一直握着冷水杯而变得冰凉的手指肚儿瞬间被这暖意给温热了。他真是一个让人感觉舒服的男人,左小娅 不禁在心底暗自感叹。
(2)她没再说什么,转身向门口走去,没有回头,尽管她很想回头,很想再多看一眼他自然而又写意的眉毛以及他那遥远而又深邃总能令她情不自禁沉沦其中的目光,但是她强迫自己坚定地走向门口,不给回头的欲望以任何喘息的机会。她的手触摸到冰冷的门把手,她用力地转动它,几乎用上了浑身的力气,仿佛那不是个门把手,而是个磨盘一样,她必须要倾尽全力才能够转动它。 四、“梦境幻觉”法
常言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由此可看出“思”与“梦”是有一定的内在的联系的。梦境幻觉是现实生活的曲折反映,描写梦境幻觉也是表现人物心理的一种手法。在文学作品中,有许许多多通过写梦境幻觉来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例子, 例如《师道》中一段程映溪的幻觉描写:程映溪透过窗子往街上望去,满街的璀璨灯火被隔在了雾蒙蒙窗外,使得那些灯火又添了一重朦胧的色调与迷幻的味道。这色调与味道不禁令程映溪又陷入沉思之中,隐约的耳畔竟似又传来了京胡的声响。那声响似乎就在窗外,忽高忽低,尖细缠绕,似收得很紧,又清脆高昂,如金属铿锵。而女儿的裘派花脸唱腔也似在这隐约的京胡的音韵中徐徐展开:“我魏绛闻此言如梦方醒,却原(呐)来这内中还有隐情。公孙兄为救孤丧了性命,老程婴为救孤你舍了亲生。似这样大义人理当尊敬,反落得晋国上下留骂名。到如今我却用皮鞭拷打,实实地老迈昏庸我不知情(呐)………………望先生休怪我一(呀)时懵懂,你好比苍松翠柏万古长青。”这天籁之声在这冬夜里流淌,似乎从很远很远的天边传来;又似随夜风,向更远更远的天边飘去,这声音这韵味竟让她无限眷恋起来。 原本不喜欢京剧的程映溪在女儿小娅学了京剧之后竟喜欢上了,而且即便在不听京剧的时候竟然会产生幻觉,会觉得京胡和女儿的裘派唱腔在耳际回想,这样的心理刻画一是反映了程映溪对女儿的深爱,爱女儿所爱,就是最深情的表达。还有,也说明的小娅的京剧的确唱得好,不然,再怎么爱也不会有那种会在幻觉中回味的冲动。 五、“神情表现”法
所谓“神情表现”法是指通过人物的神情来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的方法。作者在写作时要运用一些表现人物感情或情绪的词语作提示。因此,这种方法又可以叫做“词语提示法”。分析这类心理刻画方法则必须抓住这些关键词语,只要抓住了这些关键词语,则分析人物心理活动就会迎刃而解。例如《师道》中的陈新楠第一次见到心如止水时的一段文字: “她一动不动地站着,小心翼翼忐忑不安地往他的脸上望过去,而恰在这时,他亦在夕阳冷冷的落照中抬起头来,于是目光和目光在栀子花散发出的无尽的香气中碰撞,她恍若遭到电击一样,身体情不自禁地颤抖了一下。这画面让她忍不住再一次想起了程蝶衣……刚刚她还沉醉在一幅温馨婉约的画卷里,并未感觉到夕阳的落照似这般冷冷的,可是就在她的目光碰撞到他的目光的那一个瞬间,夕阳如火的光芒顷刻就冷了。她说不清心里的感受,她并不感到失望,她的心也并未跟着夕阳冷下去,只是有些疼,有些酸,而这疼这酸不但没有令她感觉不适,相反竟还令她感到了几分难以言传的愉悦和迷恋。她望着他的时候他也望着她,眼神抑郁而又阴冷。”
六、“直接叙述”法 什么是直接叙述?说明不如举例,请看作者对《师道》中几个人物的心理活动的叙述: 1、左小娅:(1)“妈,为什么要让他们知道?我自己知道就行了。我只想做好我的事,不管别人。”左小娅只这么跟母亲说,可她心里却明白,她害怕把自己一览无余地摆在大众的视线里。母亲并不了解她有多大的缺陷,可是她自己了解,她不希望得到别人太多的关注,然而这些话她无法对母亲说。(2)左小娅最大的问题在于她的行为和她的心总不相符,比如她的心明明思慕着沈如放,然而越是思慕她就越是要疏远他警惕他隔离他。她很不愿意和凌霄交往,但是她却在越来越频繁地与他约会。她的行为总是背离她的心,为此她深感苦恼和忧烦,但是她却能于这苦恼和忧烦中寻找到一种忍辱负重的精神取向,她用这精神取向来平衡自己。不仅如此,她还时时用有严重缺陷的她配不上沈如放的事实来警醒她自己,并以有一天她一定会将凌霄的心碎尸万段的目标鼓舞她自己。因此,虽然苦恼忧烦,但是她对于这样的日子却并无怨言。她只是想着要把凌致远给她和母亲造成的不幸原原本本还给他,虽然她并不知道到底怎么做才能让凌致远也品尝到她和母亲这些年饮尽的痛苦,孤独和无助,但是她知道凌霄将是一个最好的载体,还给凌致远的东西只有通过凌霄这个载体去传达,才能将损耗降到最低。
这样的直接叙述把左小娅因为自身的缺陷而不愿意张扬的个性和心理都交待得很清晰,并且合情合理,令读者感同身受。。
2、沈如放:(1)“……..”他望着她,简直无言以对。虽然他是个心理医生,可是那个瞬间他觉得需要心理治疗的人不是她而是自己。他怀疑如果继续这样对她治疗下去,有一天 自己很可能被她弄疯掉。她能够如此轻而易举地让常规的推理不再成立,能够如此不折不扣地让一个男人的思维和心情双双陷入混乱。(2)他知道作为一个心理医生是不应该这样的,然而他毕竟首先是个人,是个男人,而后才是心理医生。他也明白左小娅是一个有着严重缺陷的女孩子,那么强烈的偷窃 癖不知道能不能治好。像这样有着严重缺陷的女孩儿他无论如何是不应该喜欢的。然而左小娅偏偏又是如此精致绝伦玲珑剔透的可人儿,他渐渐陷于她带给他的种种 复杂矛盾的感觉中无法自拔。
这几处直接叙述法对沈如放内心世界的描述,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沈如放最初见到左小娅时的又怜又爱又矛盾又迷惑的心理,可谓是入木三分。
3、陈新楠的内心刻画:(1)“…….”陈新楠无语,默默地从父亲的手里接过毛衣。父亲很用心,他在竭尽全力地讨好她,她看得出,也体会得到。他说的那些个话,字字句句都透着亲近,她也听得出。只是她无法感激他的用心,也无法亲近他的亲近。她也不知道为什么,她就是讨厌他,他怎么做怎么说她都讨厌。他们本就不应该是一对父女,他们根本就不投缘。如果她可以选择,她想她决不会做他的女儿。可惜,老天并不顾及她的意愿,偏让他给她做父亲,她也只有无奈地接受。但是也只有接受而已,她却不愿意如别人家的女儿爱父亲尊敬父亲一样爱他尊敬他。当然她也不是完全对不能那样爱他尊敬他感到心安理得,有时候她也会觉得不该那样对他,那样对他是亏欠了他对不起他,她的心也会因此而痛苦。
(2)在她成长的记忆里,他一直都是丑陋和难堪的,是受人嘲笑遭人议论的。她从小就是听着别人取笑自己父亲长大的,和自己差不多大的那些孩子给父亲起过各种各样的外号,有特别难听的,令她听了都想把头埋到泥土里去。他也就是她的父亲,她没有办法改变这个事实,否则她是无论如何不肯忍受这样的屈辱。不论他在他的学生和学生家长面前多有威信,他都无法掩盖他天生丑陋的样子。何况他还从不在衣着打扮上下功夫,一件灰布褂子,土的都掉渣儿了,他一穿就是十年,袖口都磨破了,还舍不得扔。他站在讲台上,说话行动,是个老师,可若不说话不行动,只站着,再落得一头的粉笔灰,就跟出土文物似的。在他的身上,难得找出一点潮流的痕迹,时代的气息。父亲长期如此,她便以为他不仅有身材的缺陷,还有审美的缺陷。不过,从这件毛衣看来,他的审美能力并不像她想像的那么一塌糊涂。说真的,那毛衣她是喜欢的,颜色也中意,但是她不想承认。先是不想对自己承认,因为她不想给自己感动的机会。之后是不想对他承认,因为她不想给他任何一点可以用以赚取驾驭她的资本的机会,说白了,是不想欠他的,不想让他觉得他卖对了东西,合了她的意,她要让他觉得他做的一切都不合她的意,那才真的合了她的意了。
这样的两个简单的段落对陈新楠内心世界剖析真的是淋漓尽致,把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女对自己既有着身材缺陷又让她在学校处境尴尬的父亲的不理解和厌恶之情以及因为这种不理解和厌恶而产生的痛苦都写了出来。虽然孩子爱父亲似乎应该是天经地义的事,不论自己的父亲是怎样的人,但是亲情应该是至高无上的。但是经过作者这样一刻画,就让读者理解了陈新楠不同于一般孩子的内心世界,但是却也不觉得不合情理,小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有这样遇到挫折的时候,而因为遇到了挫折,便把痛苦的来源归咎于爱自己的亲人,并怨恨他们,这也是少年常见的心理。只是如果没看到这样的心理描写的段落,就未免会觉得突兀了。 《师道》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细致入微而又传神的心理描写,才能紧扣读者的心弦,让读者跟随着故事里人物的情感起伏而心潮涌动,这样的感受不是在读任何文章时都能得到的,因此只这一点,《师道》就不愧为一篇上乘之作,真诚地推荐给真正喜爱阅读也懂得如何阅读的朋友们,希望你们能够喜欢并也和我一样从中受益。
……(全显)
 
[回复]
[投诉]
所谓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这个凌致远显然不是什么君子。
……(全显)
 
[回复]
[投诉]
程映溪,你看不到她张扬的个性,先声夺人的气势威严和潮涨潮落般的生活内容,她的平和由内向外,真实如广阔的土地。平实如果只意味着平凡和普通,对于人类,土地绝不会如此珍贵,稻谷也绝不会飘香。人们常常被权利,财富追求的“激情”所蛊惑,而忽略内心的安宁。对于一个普通的生命,像程映溪这样的人生所散发的光泽是何等可贵。程映溪,因朴实而显得缺乏色彩,她既没有“权势”的华冠,又没有统辖权贵的性情,的确,这些都不是她的追求,她生存的目的不在于此,她行为的所有准则似乎就是让自己普通得如泥土,如稻谷,她似乎生怕在华贵中迷失了心性,迷失了内心的道德标准而固守着静默。 她的清醒是别样的,她不想在人群中傲然毅力,高高在上,他不想利用自己在学术上的权威地位周旋自己的浮沉,她不认为精彩的生活就是权贵持有的多寡…..或许她不具备这样的心智和手段,但我认为这更多的是她固有的本性——节制,缄默和遵守秩序。
程映溪是聪明的,深入她的内心,你会发现,她的聪明在于善于回避矛盾,能够让自己心平气和,安然于平静和谐的环境下做自己喜爱的事。我不认为这是生命的平滑无力,就像连绵不断的土地寂静无声,然而每年的春种秋收都是极为美好的,繁忙的,壮观的。如果你懂得欣赏这种美,你同样可以看到盎然的生机在心的疆域变得如此盛大与壮阔。所谓人的悲剧色彩,不过是心高气傲地想凌驾众人之上的一种特权下生活。其实无论怎样高贵的生活,卑微的处境,悲剧意味也就是一种觉悟,蔓延于心。人间有真正的喜剧吗?恐怕就是理智地平复一次又一次的新潮澎湃,让很多欲念有所节制地释放。程映溪懂得这样一个朴素的道理,因此她可以放弃许多诱惑,权利上的,财富上的,虚荣上的,人与人关系上的…….但这不影响她积极的生活态度,也不影响人们眼中一个正直,纯洁女性的韵致。 不管程映溪多么平静地规避着命运中的各种矛盾,她的生活仍是追求着多姿多彩,只不过她的色彩没有那么耀眼罢了。比如她仍然克服心里和实际的一切阻碍,接受用几分之一的项目资金做百分百的项目这样的任务,坚持带领学生做最前沿的学术探求,她在坚持用她自己的信念影响她的学生,培养他们对学术的尊重。她的女儿小娅是她生命的全部寄托,但是她却从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她,而是和女儿一起享受着自由的生活,尽管这样的生活也不是没有问题,但是程映溪却一直用一种不温不火,宽厚柔和的态度度着她的孤独岁月。从不自怨自怜,也从无怨天尤人。不知道是她对待生命的态度提升了她的生存智慧,使她变得聪明,还是她的聪明决定了她对待生命的态度,但是结果我们却看得很清楚。程映溪没有大快乐,也没有大悲哀,没有大“得”,也没有大“失”,也许这就是生活的真实。 内心平和,让理智清醒,你就不会因抱怨生活儿走向堕落。其实生活本身就是“用理智看,它是喜剧,用情感看,它是悲剧…….”
……(全显)
 
[回复]
[投诉]
1
...
尾页
写书评
返回
最后生成:2025-02-08 10:57:24
反馈
联系我们
@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